
-
專利
-
商标
-
版權
-
商業秘密
-
反不正當競争
-
植物新品種
-
地理标志
-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
技術合同
-
傳統文化
律師動态
更多 >>知産速遞
更多 >>審判動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視點
更多 >>裁判文書
更多 >>不正當競争
-
特定期間低于成本促銷不構成不正當競争案二審判決書
了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競争原則或公認的商業道德,從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合法權益時,才具有不正當性或者可歸責性,從而受到《反不正當競争法》的規制。 “雙十一”爲各電商平台及商戶年度促銷規模、力度最大的節點之一,該時期經營者之間的價格競争尤爲激烈。涉案低價促銷行爲發生在2021年10月25日至10月31日,即“雙十一”預售活動期間。京東金禾公司在這一特定短時期内通過商品預售及發放
發布時間:2023.05.26 -
組織虛假交易進行有償刷量構成不正當競争
【裁判要旨】 經營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的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對其商品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系幫助他人進行虛假宣傳,符合《反不正當競争法》中第八條第二項的認定要件,應受反不正當競争法調整。本文還對該類案件中較易涉及的“陷阱取證”的證據效力認定進行了分析。本案通過虛假宣傳條款對“刷單炒信”行爲進行規制,維護市場競争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發布時間:2023.06.15 -
人才流動是否構成不正當競争的司法考量
摘要:近年來,随着新産業、新業态的蓬勃發展以及部分行業“内卷”的加劇,因高價值員工跳槽、競争企業挖角等人才流動所引發的用人單位間的不正當競争糾紛逐漸增多。本案即系在不涉及商業秘密的情況下,因公司高管跳槽引起的不正當競争糾紛。司法實踐中,對于人才流動一般持寬松态度,但對于是否應當通過反法規制人才流動,尤其是對于存在競争關系的企業高薪挖角負有競業限制義務的其他企業員工是否構成不正當競争等問題,仍存在
發布時間:2023.07.04 -
将商品刮碼銷售構成不正當競争案
中直接獲取收益,其行爲既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又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有損公平競争的市場秩序,同時對原告的品牌價值造成貶損,屬不正當競争行爲。 據此判決被告杭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賠償原告某生物技術(杭州)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含訴訟合理支出)5000元。宣判後,雙方均未上訴,判決已生效。 案例評析 商品的編碼具有産品溯源、質量及價格管控、售後服務等目的,商品的編碼方式通常爲二維碼、條形碼等
發布時間:2023.08.03 -
肆意爬取新聞數據構成不正當競争案
如今,數字經濟和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數據已成爲一種重要的市場要素和競争資源。涉數據不正當競争糾紛也随之不斷增長。近日,天津自貿區法院審結了一起天津某數碼公司等與上海某公司不正當競争糾紛案。 案件詳情 原告天津某數碼公司等系涉案新聞平台的運營者,其作爲新聞信息轉載平台,已取得相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資質。爲充實平台内容,原告在2020年至2022年間花費上千萬元向幾十家媒體采購了大量新聞資訊
發布時間:2023.08.09 -
某酒業公司同時被貴州茅台和泸州老窖起訴
近日,宜賓聽花酒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其官網發布的《關于聽花被貴州茅台、泸州老窖起訴事項終審結果的聲明》顯示,聽花酒業因在百度搜索推廣進行關鍵詞競價排名測試,而被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起訴,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認定聽花酒業構成不正當競争,須分别賠付貴州茅台30萬元、泸州老窖20萬元。 據了解,2012年12月,聽花酒業成立,聽花酒于2020年12月上市,并于2021年下
發布時間:2023.09.13 -
QQ紅包不正當競争案
【案号】 (2020)浙8601民初1644号 (2021)浙01民終10310号 【裁判要旨】 寄生型網絡服務行爲屬于反不正當競争法應予規制的競争行爲。對該類行爲引發的不正當競争認定,應重點考察行爲是否采用了技術手段實施競争,所實現的競争效果是否引發他人經營失序或幹擾正當經營,并從行爲是否違背商業道德、損害競争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等多元利益進行正當性考察。 【案情簡介】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
發布時間:2023.12.01 -
擅自鏈接他人網站營利構成不正當競争
公司。另查明,乙網站的收款主體爲某網絡工作室。在原告提起訴訟前,乙網站也注銷了。 原告認爲,乙網站給原告造成了包括會員費收入、用戶流量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損失,獲得了非法收益,并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構成不正當競争。某網絡工作室共同實施了不正當競争行爲,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原告某網絡科技公司以某衆公司、某網絡工作室爲被告向法院起訴,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某衆公司立即停止乙網站的不正當競争行爲(其中
發布時間:2024.01.11 -
中國今年以來查辦各類不正當競争案件罰沒款總額逾3億元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柳軍9月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今年以來,共查辦各類不正當競争案件6870件,罰沒款總額3.04億元(人民币,下同)。 柳軍表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在維護市場公平競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有效回應了民營企業家的期盼和訴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按照該意見的相關規定,積極完善法規制度,不斷強化監管執法,持續規範市場秩序,有力保障交易
發布時間:2023.09.05 -
區分正當維權與惡意訴訟案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确認其銷售相關産品的行爲不侵犯捷勝公司的著作權,捷勝公司應賠償其因惡意起訴行爲造成的律師費、公證費等經濟損失5萬餘元,以及不正當競争行爲造成的經濟損失15萬元,捷勝公司應就其惡意訴訟行爲公開賠禮道歉,以消除影響。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爲,作品《捷勝家族》不具有獨創性,捷勝公司不享有相應的著作權,因确認不侵權的前提爲著作權的存在,而捷勝公司不享有著作權,因此不支持
發布時間: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