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芯片
-
“锂电池保护芯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案
【案号】 (2019)最高法知民终490号 【基本案情】 苏州赛某电子科技公司系登记号为BS.12500520.2、名称为“集成控制器与开关管的单芯片负极保护的锂电池保护芯片”的布图设计专有权人,其认为深圳裕某科技公司等侵害了涉案布图设计专有权,故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判令深圳裕某科技公司等连带赔偿苏州赛某电子科技公司50万元。深圳裕某科技公司等不服,提起上诉,主张涉案布图设计的纸件不清晰,不应得
发布时间:2024.04.03 -
谷歌与就人工智能相关芯片专利诉讼达成和解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本周三,谷歌(GOOGL.O)与奇异计算公司(Singular Computing)就人工智能技术芯片专利侵权诉讼达成和解。 此前,奇异公司起诉谷歌专利侵权,该公司称谷歌产品中用于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处理器侵犯了其专利权,并向谷歌索赔16.7亿美元。(编译自:路透社)
发布时间:2024.01.25 -
英伟达被美国司法部开启反垄断调查
近日,由于被竞争对手投诉在出售人工智能(AI)芯片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美国司法部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 据悉,调查内容包括英伟达是否强迫云计算供应商购买多款英伟达产品。调查同样涉及,一旦客户想购买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等英伟达同业对手的AI芯片,英伟达是否会对这些客户提高网络设备售价。 据报道,英伟达现在在AI芯片市场中占有80%的份额。 英伟达一名发言人在声明中写道:“我们的竞争基于数十年
发布时间:2024.08.05 -
美芯片巨头英飞凌起诉中国芯片厂商英诺赛科专利侵权
原标题:美国巨头起诉中国芯片公司,寻求永久禁令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7月29日消息,美国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 Americas Corp.)、美国英飞凌技术奥地利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于7月26日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中国氮化镓(GaN)芯片厂商英诺
发布时间:2024.07.31 -
“空调专用微处理器控制芯片”开发合同案二审判决书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泰某公司上诉请求:1.依法撤销原审判决第二项、第三项内容,并驳回星某公司全部诉讼请求;2.依法撤销原审判决第五项内容,并支持泰某公司的反诉请求;3.本案一审(包括本诉和反诉)、二审诉讼费用由星某公司承担。事实与理由: (一)泰某公司向星某公司交付的芯片设计成果已经实质满足规格定义书的要求、星某公司的芯片使用需求,并非毫无商业价值的阶段性成果。首先,原审判决关于LCD引脚功能问题
发布时间:2024.09.05 -
牛津报告:中国AI实力只有美国的一半
(AIPI),该指数主要考察4项基本指标:硬件、数据、研究与算法以及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最终中国的AIPI指数为17分,而美国为33分。 “硬件”指标部分细分为两小项:半导体生产的国际市场份额及FPGA芯片生产商的融资情况。报告指出,在半导体生产的国际市场份额上,中国仅占全世界4%的份额,而美国则占据着全世界半导体的半壁江山。在芯片生产方面,尤其是芯片领域中有着高性能
发布时间:2018.05.03 -
瑞萨电子正式展开IP授权业务,首批将出售40种芯片技术
据台媒报道称,日本半导体大厂瑞萨电子,在2018年9月20日宣布正式展开知识产权(IP许可证)业务,而首批销售产品包括瑞萨电子拥有的40种CPU核心、控制芯片,SRAM等。这意味着瑞萨电子将逐渐从一家硬件生产厂商,转型至一家提供软硬件综合服务的无厂半导体厂商。 瑞萨电子指出,芯片的知识产权相关市场是全球年增长率达10%以上的市场,该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00亿美元,因此瑞萨电子决定
发布时间:2018.09.27 -
软银完成收购ARM交易 员工数量将翻番至6000人
北京时间9月5日晚间消息,软银今日宣布,已完成320亿美元收购ARM交易。 软银今年7月宣布,将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这是自收购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以来软银进行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也是今年全球科技市场最大并购交易之一。 交易完成后,ARM将作为软银旗下一家独立公司继续运行。在未来几年,软银计划将ARM员工数量增加约一倍达到5000人至6000人
发布时间:2016.09.06 -
芯片材料知识产权保护对策与建议
作者 | 邓恒 董朝阳 北方工业大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领域的摩尔定律逐渐逼近极限,新材料的研发创新成为突破技术瓶颈的重要选择。芯片之争似乎要演变为材料之争,对“卡脖子”材料的创新和突破将是当前及未来的重要议题,作为创新外化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将成为芯片材料国际博弈的重要环节。为此,需进一步思考当前环境下芯片材料对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需求特点,在深入挖掘创新潜力的同时,确保创新安全与价值最大化
发布时间:2020.07.23 -
量产芯片委托开发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研发特点对违约责任的影响
量产芯片委托开发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研发特点对违约责任的影响 ——(2020)最高法知民终394号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对上诉人泰凌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凌公司)与被上诉人深圳市星火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火原公司)涉量产芯片技术委托开发合同纠纷【(2020)最高法知民终394号】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法院要求泰凌公司返还已经收取的开发合同款项并赔偿星火原公司经济损失的判决结果
发布时间:2022.02.24